武漢舜通風光儲氫微電網解決方案
發布時間: 2025-04-18 點擊次數: 192次

一、方案架構與核心組成
武漢舜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風光儲氫微電網解決方案以“源-網-荷-儲-控"為核心架構,結合分布式能源、儲能系統、氫能轉換及智能控制技術,構建多能互補、靈活調控的清潔能源體系。系統拓撲圖涵蓋以下模塊:1.電源單元:光伏陣列、風力發電機組、氫燃料電池,支持分布式能源的高效接入與協同運行。2.儲能單元:鋰電池組、超級電容與氫儲能系統,實現短時調頻與長時跨季節儲能互補,解決風光波動性問題。3.負荷單元:智能負荷管理系統,支持優先級供電策略,保障重要負荷(如工業園區、通信基站)的高可靠性用電。4.控制單元:基于QTouch跨平臺組態軟件的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(EMS),集成P-Q控制、頻率調差、孤島切換等功能,實現并網/離網無縫切換與電能質量優化。 5.氫能鏈路:電解水制氫設備(堿性/PEM技術)、高壓儲氫罐、燃料電池系統,將富余風光電能轉化為綠氫儲存,并在用電高峰或孤網模式下反向供電。風光儲互補:通過動態功率預測算法,優化光伏、風電出力與儲能充放電策略,減少棄風棄光率,提升系統綜合效率15%以上。氫能跨季節調峰:利用氫儲能實現風光發電的“時間平移",支持長達數月的能量存儲,解決高海拔、偏遠地區能源供給難題。孤島運行保障:實驗室驗證的快速切換技術(<100ms),確保外部電網故障時微網獨立供電,電壓波動控制在±5%以內。氫能備用電源:燃料電池作為黑啟動電源,在天氣環境差或儲能耗盡時提供應急電力,保障醫療、通信等關鍵負荷持續運行。QTouch智能平臺:支持多層級監控(設備級、站級、云端),實時展示發電量、碳排放、設備狀態等數據,并提供遠程控制(啟停、參數整定)與故障預警功能。大數據分析:通過發電效率評估、離散率分析及能耗預測模型,生成優化建議報告,降低運維成本20%-30%(如四川長虹智慧園區案例、雙杰智慧園區等)。西藏阿里微電網項目:海拔4400米,集成光伏、風電與氫儲能,年供電可靠性達99.9%,減少柴油發電機使用量80%。新疆和田風光儲氫微網:通過氫能“制-儲-用"一體化設計,滿足園區24小時連續生產需求,綠氫成本降低至35元/kg以下。核心設備(如協調控制器、儲能PCS)自主研發,兼容國產操作系統與芯片平臺,滿足電力行業安全標準。積木式單元設計(電源、開關、負荷模塊可靈活組合),支持從10kW到10MW級項目的快速定制化實施。提供“規劃-建設-運維"一體化服務,依托云端平臺實現遠程診斷與預測性維護,降低用戶運維復雜度。構建全局智慧能源大屏,一張圖的方式監控全局站點的能源使用狀況,并具有負荷預測,設備預警,在線自動報告的功能。 儲能監控:根據電氣結構實時監測PCS、BMS、及單體電池運行狀態,檢測到故障信息及時報警光伏監控:系統全面的監控光伏組件、逆變器、并網、負載全過程。通過:組件清洗、逆變器離散率、系統運行效率、等效小時數等多種手段提高發電效率。 風機監控:查看單個風機運行的詳細信息,進行整個風場、單個環線、單個風機、多個風機集中模式的控制操作,接收由電網中調或者風電場管理者發出的調度指令,并按照系統事先制定的控制策略,將功率調節指令合理地分配給風電場每臺風電機組。制氫監控:實時采集監控制氫設備的運行參數(如溫度、壓力、電流、電壓、氫氣純度等)及環境數據(如溫濕度、氣體泄漏等),設定閾值觸發預警機制,對過壓、過流、高溫、低純度等異常情況即時報警,并通過短信、APP推送、聲光電等多方式通知相關人員,統計設備能耗、產氫效率等關鍵指標,生成能耗分析報告及優化建議,助力降低單位氫氣的生產成本,集成碳排放計算模型,監測制氫過程的碳足跡,支持綠色生產目標達成。武漢舜通風光儲氫微電網解決方案通過深度融合分布式能源、氫能技術與智能化管理平臺,為高滲透率可再生能源接入、高可靠性供電需求場景提供了創新路徑。其核心優勢在于:技術整合性:覆蓋“發電-儲能-用能-調控"全鏈條;場景適應性:從偏遠離網地區到城市工業園區均可靈活適配;